印刷知识知多少?
印刷过程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出片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印刷要素
纸张:纸张分类很多,一般分为涂布纸、非涂布纸。涂布纸一般指铜版纸(光铜)和哑粉纸(无光铜),多用于彩色印刷;非涂布纸一般指胶版纸、新闻纸,多用于信纸、信封和报纸的印刷。
颜色:一般印刷品是由黄、品红、青、黑四色压印,另外还有印刷专色。
后加工:后加工包括很多工艺,如烫金、起凸等,有助于提高印刷品档次。
印刷品分类
以终极产品分类
办公类:指信纸、信封、办公表格等与办公有关的印刷品。
宣传类:指海报、宣传单页、产品手册等一系列与企业宣传或产品宣传有关的印刷品。
生产类:指包装盒、不干胶标签等大批量的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印刷品。
以印刷机分类
胶版印刷:指用平版印刷,多用于四色纸张印刷。
凹版印刷:指用凹版(一般指钢版)印刷,多用于塑料印刷。
柔性版印刷:指用柔性材料版(一般指树脂版等),多用于不干胶印刷。
丝网印刷:可以在各种材料上印刷,多用于礼品印刷等。
以材料分类
纸张印刷:最常用的印刷。
塑料印刷:多用于包装袋的印刷。
特种材料:印刷指玻璃、金属、木材等的印刷。
行业术语:
P数:指16开纸张一面。
菲林片(Film) :是通过照排机转移印刷品电子文件的透明胶片,用于印刷晒版。
克数 :衡量纸张厚度的重要指标。
打样(Proofing) :制作印刷样稿的过程。
出片: 用电子文件输出菲林片的过程。
胶版印刷(Offset) :平版印刷,所用印刷版材是平滑的。
胶版纸 :印刷纸质的一种,纸张表面没有涂布层,多用于信纸、信封等。
光铜(Art paper) :印刷纸质的一种,表面有涂布层,并且有光泽,多用于彩色宣传品印刷。
无光铜 :印刷纸质的一种,又称哑粉纸,表面涂布层经过亚光处理,多用于彩色宣传品印刷。
令(Ream) :衡量纸张数量的单位(1令等于500张)。
对开 :指将全开纸从中裁一刀为对开。
MO :印刷前期用来存储电子文件的大容量可擦写介质。
色样(Color Swatch) :所要印刷颜色的标准。
撞网 :又称龟纹,指四色加网套印时出现两种或以上颜色的重叠。
叼口(Gripper) :印刷机上纸时的叼纸处。
出血(Bleed) :为裁切印刷品而保留的位置。
实地(Solid plate) :指满版印刷。
光边(Cropping) :指涂布层印刷成品的裁齐。
专色(Spot color) :指四色(黄、品红、青、黑)之外的特别色。
丝网印刷——印刷的基本原理
丝网印版的部分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印版上其余部分的网孔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以丝网为支撑体,将丝网绷紧在网框上,然后在网上涂布感光胶,形成感光版膜,再将阳图底版密合在版膜上晒版,经曝光.显影,印版上不需过墨的部分受光形成固化版膜,将网孔封住,印刷时不透墨,印版上需要过墨的部分的网孔不封闭,印刷时油墨透过,在承印物上形成黑迹。
丝网印刷特点: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一般印刷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而丝印不仅能在平面上印刷,还能在特殊形状的在型物上及凹凸面上进行印刷,而且还可以印刷各种超大型广告画、垂帘、幕布。
2.版面柔软印压小。丝网印版柔软而富有弹性,印压小,所以不仅能在纸张、纺织品等柔软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而且能在加压容易损坏的玻璃.陶瓷器皿上进行印刷。
3.墨层厚覆盖力强。丝网印刷的油墨厚度可达30~100μm,因此,油墨的遮盖力特别强,可在全黑的纸上作纯白印刷。
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印刷的图文立体感强,是其它印刷方式无可比较拟的。
4.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丝印所用的油墨之广,已超出了通常油墨的定义范围。实际上有的是浆料、塑料、油漆、胶粘型或固体粉末,因此,有时把丝印油墨统称为"印料"。
5.耐光性能强。广义的油墨分类问题,应当按印刷版型来分,即分成凸版油墨、平版油墨、凹版油墨和滤过版油墨。但这样的分类过于原则,不能表达全部现实情况,近几年来由于油墨品种不断增多,新型花色连续出现,仅以版型来分,就有局限性了。
印刷静电及其消除办法
印刷是在物体表面进行的,静电现象也主要表现在物体表面,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十分密切。静电现象对于印刷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危害印刷正常进行的一面,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
印刷的过程中包含着频繁的撞击,摩擦以及接触——分离的过程,结果是使参与印刷过程的几乎所有物体都带有静电。
一、静电的危害
1、影响产品印刷质量。
首先是承印物表面带电,如纸张、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纸等,它们会吸附纸屑或弥漫于空气中的大量灰尘、杂质等,从而影响油墨的转移,降低油墨转移率,在印品上出现“花。点”,或者因相互排斥而造成收卷打滑、收卷不齐。
其次是油墨带电荷。这种情况唱出现在油墨处于较低粘度的状态之下,或油墨中的抗静电分量不够时。如果是在移动中放电,就可能在印品上出现“静电墨斑”,看上去象是油墨的流动性很差、上墨很不均匀似的,在层次的薄版印刷中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有时在实地白版中也出现,并且还表现为另一种现象:排斥。本来白墨是铺底的,但遇到一些字时(多数时候是黑字),则在这些字的周围形成了一条空隙,既白墨印不上该处。主要原因是白墨的质量不好,再就是粘度太小了。如果带有电荷的油墨在印品上线条的边缘放电,便可能在此处出现“墨须”这种情况多出现与实地版中。另外,油墨还会因带电而雾散,造成对印刷品和印刷环境的严重污染。
2、影响生产安全
带电的承印物在严重时甚至可能因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带电的油墨可能引起油墨、溶剂着火,或通过油墨电击工作人员。高速印刷机中许多部件都会因高速运转中的强摩擦作用产生大量的静电,消电装置不甚完善的老式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在高速运转时,机上某些位置的电压有时高达15000V,电流也有100uA左右,如此强大的电压和电流对于印刷过程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特别是直接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静电的消除
1、接地. 这是最简单的消除静电的办法。即把金属导体与大地连接,使它与大地等电位,电荷便经大地而泄露、但这种方法对于绝缘体几乎没有效果。如果有两部印刷机邻近,虽然它们各自都有导线接地,但因电荷泄露的程度有所不同,它们之间仍然有可能有电位差,为避免彼此放电,也要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离子中和法. 这是将空气离子化,使其产生正负两种离子,以中和纸张上的静电。
3、控制相对湿度。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表面电阻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少。因此,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就可以提高纸张表面的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露。在印刷车间,湿度为20度左右,相对湿度在65%上下是合适的。所以,在印刷周围环境中洒一些水,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可以有效的消除静电。
4、调整油墨粘度。把油墨的粘度调大一些,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消除)油墨中的静电,提高印刷质量。
5、在油墨中加入抗静电剂或异丙醇。最好使用抗静电剂,因为异丙醇加多了会导致油墨“反渣”,许多书上介绍异丙醇的加入量为不超过2%,但是,根据实践,非要远远超过这个量才会有效果。
三、静电的利用
以上讲的是静电危害的一方面,下面谈谈如何利用静电来提高印品的质量。照相凹印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相比较,印刷图文存留有叫多的墨量,必须施加较大的印刷压力,才能使着墨孔里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因而印刷机的负荷要比凸版印刷机、平版印刷机的负荷大。尽管采用很大的印刷压力,也只能把版上60%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为了提高照相凹版的油墨转移率,可以在印刷机上安装静电吸墨装置,利用静电吸墨的办法,把印刷上的油墨吸到承印物上,这样油墨转移率能提高20%,既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又使印刷品的细微层次得到了丰富的再现,大大提高了印品的质量与档次。
印刷机的压印滚筒有导电性,印刷时,利用静电高压发生器,在印版和压印滚筒之间产生电场借助静电引力,将印版着墨孔里的油墨吸到承印物上。这种装置,由于高压电场的存在能消除纸张上的静电,克服了纸张带静电而引起的种种故障。
|
质量评星 +3 颗
下载币 +12 枚
--------------------------------------------------------------------------------------------------------------------